Table of Contents
「我又能怎麼辦?」

臉書、Instagram,已經不發布動態、文章了。

為什麼?

因為「不希望」被家人、摯友、同事或是會常碰到面的人看到我崩潰、脆弱的一面。

這邊可以把「不希望」這個詞替換成害怕、不想、拒絕等等表示排斥的詞彙。

上一篇文章是三月底寫的,現在是五月底,剛好差不多兩個月。

兩個月後的我有什麼變化呢?

變得更糟糕了,每天都想死。

從「想」,到有「行動」我認為是一個警訊,我已經好幾次拿著早已準備好的刀子,站在原地不動思考著。

「如果不是為了死,要切哪裡、劃哪裡比較不會對之後的生活造成影響呢?」

「如果是這裡,那洗澡會很不方便吧?」

大概在想著這些問題,也同時思考自殘對於自身的意義到底為何。

大概是想透過痛苦,來感受到自己還活著,抑或是「轉移」吧。

在網路上找尋,有某個解釋是說當自己從肉體上的痛苦中漸漸痊癒時,那種被「治療」或是「康復」的感覺是自殘者所追尋且渴望的。

或者是希望把精神層面的痛苦、難受轉化為肉體上的吧,畢竟精神世界我們太難以想像跟觀察了,如果能夠具象化那就能夠去「處理」它了。

但是感受到活著又怎樣? 我真的很痛苦。

很想崩潰、很想大吼、很想要一頭撞死,這是真心話。

想要一頭撞死,是我在上廁所時,由於頭離牆壁很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堆用力撞牆的畫面以及念頭。

就像是第一篇文章中有提到的,無時無刻、不限地點,都會想要結束掉「痛苦」。

我努力地試圖好好活著,突然間買了好多隻鋼彈模型、看動畫以及做任何我可能會感興趣或是可以轉移我注意力的事,試圖想要讓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動力以及快樂,但是一切都稍縱即逝。

不對,即使我緊緊攢著,它還是就這麼消失了。

啊,多麼希望我也可以就這麼消失掉。

但是明天太陽依舊升起,我仍然要去上班。

以前我會用還沒看到摯友結婚、答應好要當的伴郎還沒當來當作自己不能夠死的理由,但是最近我給幾對結婚的好友們送上了足以表達我心意的結婚禮物。

我覺得近乎沒有遺憾了。

有一點像是在劃掉清單上的代辦事項一樣,等這個Check List完成之後,就可以了結掉自己。

但是說真的,當你痛苦到不行時,這個清單一點屁用都沒有。

做完了那些又如何?

不做又如何?

我他媽的現在痛苦成這樣,真的有誰可以幫我嗎?

「精神病最痛苦的,就是別人總希望他們假裝自己正常。」

小丑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愛的一句話。

用喜愛這個詞彙也不太精準,再加上個認同吧。

我假裝自己很正常、我讓自己看起來很正常,正常到我自戕後不知道我有重度憂鬱症的人會大吃一驚的那一種吧。

相較於第一篇文章,第二篇以及這一篇都是我個人的「抱怨文」,能夠提供的幫助太少了,真是抱歉。

但,至少能夠讓也在痛苦深淵的你知道、看到,也有個人在受著類似或是同樣的苦。

有人一起痛苦,縱使是隔著螢幕、隔著網路,也至少能夠稍微不那麼孤獨一點點吧。

畢竟,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呀。

表象,一切都只是表象。

對,我終於想到這篇文章可以提供怎樣有用的資訊了,那就是:

就算這個人看起來一切正常,但他很可能今晚或等等就自殺了。

不是非得把自己搞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才「有資格」去自殺,畢竟這個社會、集體意識是希望有精神病的人看起來像是正常人的。

那你他媽的又怎麼能夠希望看到預兆呢?

若是看到朋友老是在臉書、IG或是任何社群媒體上抱怨、喊著很痛苦、狂撒負面情緒,我相信不用多久就會感到厭煩,甚至可能把這個人的動態給隱藏起來。

或是會有我最害怕想法:他一直嚷嚷著要去死,結果喊好久了也沒死啊。

難道這就是我不願意發動態的原因嗎?

我不想成為一個信口雌黃的人,說到就要做到。

但是我到底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痛苦地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這讓我突然想到,前幾天剪完頭髮之後,我的設計師(同時也是那家店的老闆)在我臨走前向我推薦了一個叫做HGH的產品,說他自己之前都要吃FM2才能睡著、有重度憂鬱,吃了幾天就感覺好很多了。

「幹你娘,我聽你在吃屎。」我心裡這麼想著,回家一查。

又是直銷的產品、騙局,我能夠理解你年輕、有家庭有小孩還有一間店要扛的經濟壓力,但是拜託你可不可以不要這麼輕易地用這麼拙劣的手法來包裝自己在兼職直銷這件事情。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替這篇文章做結尾,就這樣吧。

其實本來這系列文章,是想要記錄自己好轉、漸漸好轉的過程,能夠給人帶來希望的,但沒想到變成我自己的惡化紀錄。

🙂

4 Comments

  1. 我在看第一篇的時候,看到您因為「遺物」亂糟糟,還沒整理,而沒有自殺時,我心中驚訝,怎麼會有人跟我一樣?!想笑又想哭,後來感覺到哀傷。

    上一篇您提到的觸發點,第二點,被換成壓力很可怕的工作。轉換,對憂鬱症患者來說,很辛苦,就連醫生換藥,也是危險期,您好好保重。

    我以前喜歡看書,現在看兩頁就煩躁地無法繼續,心境上很痛苦。或許改變為以前沒做過的事,偶爾會有新的樂趣,就算只有一瞬間,再恢復成無感的樣子也沒關係。

    我假裝沒生病時,通常是不想被問,更不想聽到接下來,不瞭解憂鬱症的人,講出那些讓憂鬱症患者更想去自殺的禁語,影響到谷底去。(因為最近被影響到,覺得悲傷也哭不出來,很痛苦!)
    每天閃過「想自殺」或「今天要不要自殺」,自己無法控制,而且一直這樣,自己也覺得很煩好嗎!(好吧,這幾篇文章,我有取到暖,謝謝你!)

    Logo很好看。

  2. 我是個病情反反覆覆20年的病友,最近一次的發病到現在已經有5年,
    在精神診所診療2年後,因不想被藥物控制,我自行停藥,經歷了戒斷的痛苦
    ,而後又是無止盡的黑暗期,我也試著去工作,讓自己忙碌藉著忽略精神上的不舒服
    ,但是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時常提心吊膽我的精神不濟會被同事、上司發現,
    後來我找到讓自己冷靜的方法,通勤的一小時開始念大悲咒,就這樣過了2年,
    我開始反思之前的想法太執著太過自我,經由持咒>心靜,我開始察覺自身的問題,
    當然不是說得病的人都是自我導致,要強調的是心靜後,才能跳脫過往的思考模式,
    以另一個角度看自己,也許是以前一直生活都很忙碌,也太要求完美,把時間都奉獻給公司,
    沒有時間好好關照自己的需求,所以心用這種方式告訴你它生病了,
    希望你也能找到讓自己心靜的方式,有時間多內觀自己,
    每個人都是無可取代的唯一,只要活著逆境總有一天會改變的!!保持正面^^

  3. 就我2006年9月初恐慌症發病到現在變重度憂鬱症,經歷2年思覺失調,自我尋短一次,沒成功,你不能光只拿藥,而且還只有三種藥,我的藥有七種,看你拿抗憂鬱,鎮定劑,安眠藥,你看的是診所還是地區醫學中心吧,去專門的醫療單位,台北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吧,我不會說保證醫好,我自己都還在吃藥,至少這醫院百分之95是精神科醫師,任你挑選一個信任的醫師,還是公立醫院,看能不能舒緩或減少發病的次數及痛苦,三天想死ㄧ次總比每天想死十次好,無關他人,只為自己減少煎熬。路過看到敏特思的病友留(百憂解初期-速悅中期-現在樂復得晚服,敏特思早服)

  4. 看到你這篇就像我現在的心情
    尤其在職場霸凌後的現在
    真的很想死
    不過我覺得治療後我相信我一定會好
    希望啦(期待是這樣)

發佈留言